阿提库斯·庞德整理了一下领带,再次打量着浴室镜子里的自己。本质上,他并不是一个虚荣的男人,可不得不承认,镜中人的状态看起来相当不错。他的身材虽然瘦但很结实,光凭外貌根本看不出真实年龄,而这一点本身就很让人惊叹,尤其考虑到他这些年来的经历。他曾经历过二战的九死一生,回来后又几次三番身处险境,多少次都以为看不见明天的太阳了,可他却总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他情不自禁地微笑,像是一种赞许,镜中人也微笑着回应。年轻时就是光头或许是件好事,至少如今脑袋上看不见灰白的头发,也就不会暴露他六十二岁的高龄。他有着典型的地中海人的面部轮廓,尽管在德国出生长大,血管里依旧流淌着浓浓的希腊风情。这真是种奇怪的感觉。在生长的国家他一直是“外国人”;如今住在伦敦,依旧是个“外人”。不过这样也好,很适合他。他是一名侦探,衣食父母几乎都是那些素未谋面、将来也不会再相见的人,他从来都是以外人的身份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这不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眼角是不是新长了些细纹?他伸手拿起细框眼镜戴上。昨晚他没有睡好,这让他怀疑那张新的“空气泡沫”床垫是不是买错了。“由细小空气泡沫组成的床垫,让您感受如坠云端的松软与舒适,伴您安心入眠。”——广告说得好听,可他不该相信的。自从妻子过世后,他便一直独居。入夜后最难熬,床上忽然空出那么大的空间,孤枕难眠。他只要一张小小的、简单的床就好了,就像学校宿舍里的那种。是的,他对这个念头很是满意,明天就把这件事跟凯恩小姐说说。
他低头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六点十分,有足够的时间悠闲地散步到格雷沙姆街,活动在七点整开始。庞德罕见地答应做一场演讲。对他来说,把自己接手的案子写成故事是一回事,但当众讲述又是另外一回事,会给他带来麻烦。根据他的经验,人们对笼统的刑侦理论并不感兴趣——虽然这正是他此刻撰写的新书《犯罪调查全景》的主题。读者们真正想要的是那些能够吸引眼球的情节:带血的指纹、冒着烟的枪、凶手实施杀人的步骤等等。庞德从不认为杀人是一场游戏,查案也不是玩拼图或解谜。他的工作本质是深入调查人性中最黑暗、最绝望的内核。只有对案件细节了如指掌、对人性有最深刻的洞察才有可能破案。
但有两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一是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态度认真且严肃——一个叫作“虔诚金匠公司”的城市公会。他们邀请他作为特邀嘉宾在公会的年会晚宴上做演讲,并明确说题目、内容可由他自己选择,只要和侦探工作相关就行。作为回报,他将享受一场长达半小时的盛宴、世界一流的红酒和为“大都会和城市警察孤儿基金会”捐赠的一笔巨款——那是他最看重的慈善公益组织。
庞德在脸颊上喷了一点古龙水,然后关上浴室的灯、回到卧室。参加晚宴要穿的衣服就挂在椅背上。演讲稿是凯恩小姐为他准备的,就放在床上,总共十二页,全部都用洁白的印刷纸印好,用夹子夹住。演讲题目是——《罪与罚》,用大写的字母印在页面最上方。庞德穿上外套,小心翼翼地折起演讲稿放进衣兜里,然后离开卧室,走进另一个房间。
他最近刚搬来这套公寓。地址位于伦敦法灵顿区一片优雅的别墅区中,一座叫“塔纳阁”的公寓楼第七层,他还不太习惯。公寓里的家具形制优雅,充满德国风情,有不少是战后他自己带到英格兰来的。但除此之外,其他东西目前对他来说还很陌生。房间的天花板吊顶比平常的高出两倍,房间十分宽敞;地毯和窗帘都是崭新的——他还记得当初亲自挑选时的心情:一边惊叹于它们高昂的价格,一边惊叹于自己如今竟能负担得起。厨房里一尘不染,干净得让他不忍使用——不过他本来也不怎么做饭,午餐就吃一盘沙拉,晚餐通常在外面吃。
他看了看挂在房间角落的大摆钟,那是他父亲的遗物,由十九世纪钟表巨匠艾尔哈特·荣汉斯打造而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却从不曾走慢一分钟。现在时间还早,庞德给自己倒了一小杯雪利酒,又从一个乌木匣子里拿出一支寿百年高级香烟,那是一位客户慷慨赠予的礼物。实际上,他能买得起这套新公寓完全因为最近解决的一起案子。他点了烟,坐下来,试着让自己舒服一点,回忆着最近发生的那件关于鲁登道夫钻石的奇怪案件,也是他迄今为止侦破得最成功的案子。
乍看之下,这件偷窃案堪称“不可能犯罪”。窃贼魔术般的诡计不仅骗过了警方和英国民众,更是完全瞒过了懊恼的失主本人。失窃的不仅仅是那枚价值连城的鲁登道夫钻石,还有不少其他贵重珠宝,以及现金和价值十万英镑的股份证书。
失主名叫查尔斯·帕格特,一位在纽约和伦敦骑士桥区同时拥有高级住宅的石油产业的大富豪。他的妻子伊莱恩·帕格特是一位社交名媛,美艳不可方物。她不仅对艺术事业慷慨解囊,更同时身兼数个董事会成员职位。盗窃案就发生在去年圣诞节前夕。
帕格特夫妇参加完一场派对回家时,发现房子被入侵。盗窃者手法娴熟,一看就是惯犯;先是破坏了警报系统,又打破了一楼的一扇窗户。案发时,屋子里并非没有人。那是一个周六,他们虽然给两名用人——厨师和女佣——放了周末假,管家却留下没走。可惜的是,这位管家已经七十多岁,自始至终都睡得很沉,并没有听见响动。当晚,帕格特夫妇俩邀请他们的生意伙伴及友人约翰·伯克利回家做客,进屋前,约翰首先发现了那扇被打破的窗户。
起初,查尔斯·帕格特并没有特别担忧。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在房子的三楼专门安装了一个保险箱。这可不是个普通的保险箱,而是金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保险箱。他花费重金,请美国专业保险箱制造商“森特里”特别打造。柜身通体采用坚硬钢材,防火防水,重达两百磅,牢牢焊接在地板上。保险箱的密码锁,除了运用各种材料及手段加固、足以防止一切武力破坏之外,内含至少七个齿轮,意味着开箱密码是七位数。只有三个人知道密码:帕格特先生、帕格特太太和他们的律师亨利·蔡斯。除此之外,还有一道锁,只有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由查尔斯·帕格特贴身保管。这个坚固且精密的保险箱被藏在房间一侧靠墙而建的一个狭小、幽暗的衣帽间里。盗窃者如果不是事先早已对房间内部情况了如指掌,是不可能知道保险箱位置的。
查尔斯·帕格特、伊莱恩·帕格特和约翰·伯克利三人一同走进昏暗的别墅,起初,他们以为自己及时回来,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当查尔斯打开卧室的灯,眼前的景象简直令他难以置信:保险箱的门敞开着,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
伊莱恩·帕格特立刻叫来了警察,伯克利先生则陪着帕格特先生下楼,给他倒了一杯威士忌。他们都很谨慎,什么东西也不敢碰。警察很快赶来,分别是吉尔伯特警督和迪金森警长,仔细询问了众人事情的经过,并检查了空空如也的保险箱,又在保险箱和被打破的窗户上试着提取指纹,但一无所获。
庞德记得自己是在报纸上读到这个新闻的,那时,几乎整个英国都对此案极为关注——原因有二:其一,那只保险箱的设计和制造实在坚不可摧。美国制造商在获悉此事后,立刻赶来英国,对其进行了详细检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产品并无问题,两套锁都很坚固,不可能也并没有被人为武力破坏的痕迹——开锁之人必定事先知晓密码。这样一来,嫌疑人便只剩两个:查尔斯·帕格特和他的太太。第三个知晓密码的人——家庭律师亨利·蔡斯,案发当晚并不在英国。当然,他有可能把密码告知他人,但即便如此,盗窃者还需要那把独一无二的钥匙。而钥匙一直挂在帕格特随身携带的钥匙圈上,当晚参加派对时也一直带着,后来交给吉尔伯特警督检查,后者查验后,表示确为保险箱的钥匙无误。有没有可能是谁趁人不备,偷了钥匙去拷贝呢?但美国制造商坚持那不可能做到,因为那把钥匙的设计十分独特,受到专利保护。他们甚至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言语间暗指帕格特夫妇俩假借此事进行保险欺诈。但那样的指控真实性极低,因为帕格特家并无财务问题,正相反,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真正吸引公众注意并引发无限想象的,是那颗鲁登道夫钻石。民间传说和神话里总会出现不少奇珍异宝,这颗钻石也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颗完美无瑕的“梨形双玫瑰式切割”的天然钻石,重三十三克拉,共一百四十个切面,产自印度安德拉邦,和英国皇室收藏的“光明之山”钻石来自同一个地方。它最初的主人是一位俄国贵族——安德烈·鲁登道夫王子。王子在一次决斗中不幸身亡,但并非被对手杀死,而是因自己的手枪枪膛被堵而产生爆炸,导致其中一块碎片射进眼球而身亡。传说这颗钻石原本和王子一同下葬,然而他的遗孀在人前假惺惺地悲伤一番之后,偷偷雇了两个盗墓贼又把钻石挖了出来,后来被帕格特在纽约以秘密价格从私人手中购得。虽说价格保密,但报道中却有意无意地提到了两百万美元这个数字。实际价格说不定更高。
如今,这颗神秘而珍贵的钻石不翼而飞了。不仅如此,帕格特的现金和股票也被偷了,还有他太太珍藏的珍珠及钻石项链、戒指以及一个宝石头饰。就连夫妇俩的护照和出生证明都被偷走了。但这些损失都不能和鲁登道夫钻石相提并论。庞德注意到,人们似乎对于窃贼竟能完全不诉诸暴力地干下这么一票惊天大案颇有些赞叹,反而对失主帕格特无甚关注,甚至将他当成始作俑者而非受害者——谁叫他有万贯家财,不偷他偷谁?
其实,帕格特并非那种讨人厌的有钱人。庞德第一次在自己位于伦敦老玛丽勒伯恩路的办公室见到他时,只觉得他是一位安静谦和的男人,有种哈佛教授般的儒雅气质。他有一头灰白而浓密的头发,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穿着一件双排扣西装,打着领带。庞德至今依然记得当时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庞德先生,”帕格特说,双手背在身后,“我的朋友们说,您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侦探。我也了解过您的过往,我相信只有您能帮我找回失窃的鲁登道夫钻石。”他有着明显的美式口音,字斟句酌,“请让我解释今天来找您的原因。首先,我想您已经听说了,警方根本无法对此次盗窃手法给出合理解释。从表面上看来,这几乎是一次不可能犯罪。我曾无数次告诉过他们,并且也在此向您保证:保险箱的密码只有三个人知道,而我敢拿性命担保,另外两人与此事并无牵扯。”
“你从来没跟其他人说起过吗?”庞德打断他问道。
“从来没有。”
“也从不曾写下来过?比如写在便笺上当作备忘录?”
“不曾。”
“但就我所知,密码共有七位数。”
“我的记忆力很好。”
“那么我需要问一个问题:密码的所有数字都是您选的吗?这些数字是否和您人生中的某些事件有关?比如您的生日,或者您太太的生日?”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内容,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声明 :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友上传,
本站未必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速联系我们,一经确认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联系邮箱:songroc_s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