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娱乐
首 页
购买会员
联系网站
会员中心
第四节 李玉和李渔 

和戏曲理论的成就相比,李渔的传奇大为逊色。《笠翁十种曲》包括:《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凤求凰》、《奈何天》、《比目鱼》、《玉搔头》、《巧团圆》、《慎鸾交》等,除《比目鱼》外,均为喜剧。李渔偏爱喜剧,他认为:“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曲。何时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唯吾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风筝误》末出《释疑》下场诗)李渔具有圆熟的技巧,善于通过误会、巧合等方法,设置喜剧性关目,组织喜剧性场面,营造喜剧性氛围。他的许多喜剧情节热闹,排场巧妙,插科打诨宛然入神,音律协调动听,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善驱睡魔的魅力,又能做到喜剧性与真实性统一,达到“妙在水到渠成,天机自露,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贵自然”)的境界。他的代表作《风筝误》颇能体现他的喜剧风格,此剧演茂陵才子韩世勋偶然从风筝题诗中得知,詹淑娟不仅美貌而且富有才华,顿生爱慕之心。而她的同父异母姊爱娟却假托她的名字约韩生相会。因其言语粗俗,相貌丑陋,将韩生惊走。爱娟另嫁戚友先,戚误将爱娟当淑娟,婚后方知搞错。后来,韩生中了状元,几经曲折,方与淑娟完婚。此戏情节新奇,关目别致,语言幽默,历来风行舞台,常演不衰。

李渔为了标榜所谓“风流道学”,多写儿女私情,风流韵事,以所谓“拥双艳”、一夫多妻为佳话,格调不高,思想平庸,流露出儇〔xuan宣〕薄无耻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刻意追求新奇巧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矫揉造作的毛病。李渔的传奇常常是“朝脱稿暮登场”,往往来不及推敲,所以显得粗糙。